宫灯又称灯笼、彩灯,据考证起源于西汉时期。现在,每到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前后,我国各地还会挂起象征团圆的红灯笼来营造喜庆氛围。伴随着工艺的改进,如今,宫灯工艺有了更大的改进。
传统的宫灯制作艺人来源于民间艺术,仿古式的宫廷用灯笼,制作工艺比较复杂。不像一般的红灯笼那样,扎个架子外面糊上红纸就行了。灯笼虽小工序却不少,做一盏宫灯大概要十天。
除了运用传统制作手艺,在制作宫灯时还融入了许多木工模具的制作技术。别看灯笼小,里面的工序可不少,从选材到制作,每一步都包含科学道理。比如,他在画图纸设计宫灯时,就是按照黄金分割比例进行设计的。
这样做出来的宫灯显得精致美观,又不失庄重,宫灯才能展现出古典美来。每盏宫灯主要由上中下三部分组成,成六棱柱形,高约半米,上下粗,中间细。中部六个面由彩色玻璃装饰,上下的面由彩色塑料纸装饰。整体上古香古色,很是奢华和典雅。
宫灯上部称作“上帽”,底部叫“底座”,中间部分叫“中腰”。中腰之所以用玻璃装饰,而不用塑料或者纸来做,是考虑到灯笼的受热变形问题,用玻璃更耐热,且不易变形。
制作宫灯一般的木匠做不了,因为这需要很多专用工具,也麻烦。他制作一盏宫灯大约需要10天,很是费工费时。正因如此,这样的宫灯价值不菲。如果是比较好的红木制成,一盏宫灯的价值能达上万元。
宫灯的木骨架全是卯榫结构组合起来的。制作宫灯,第一步就是选料。木材要选顺丝的木料,要自然晾干,这主要是为了结构上的牢固和灵巧。他制作的宫灯,用料大都是楸木,有时也用红木,基本不用杨柳木。这是因为楸木和红木的材质密实,不易变形。
第二步把选好的木材解开一一编号,进行自然晾干,不要烘烤。之后,根据每一个部件上的编号,按照事先画好的图纸,将部件安装组合成整个灯笼的骨架。
宫灯的木骨架全是卯榫结构组合起来的,然后再用油漆上色。上色也很有学问,颜色要中间红,两头素,形成对称,显得古色古香。等漆晾干后,再镶上六面的玻璃和塑料装饰。
玻璃上的装饰和木材的选择是联系在一起的。好马配好鞍,用的木材越好,玻璃上的装饰费的工夫就越大。”如果是红木做的宫灯,就请专业画家题字画画,或在玻璃上刻上花饰。而一般楸木做的宫灯,他就在玻璃上贴一层不干胶图案。
到这里,一盏宫灯基本就完成了。为了装饰,他还会在六棱柱形宫灯“上帽”的六个角上,分别雕刻上一只龙头,这样宫灯就更美了。
- 相关阅读